我们人体几乎每天都会受到各种有害物质的攻击,但免疫系统这张巨大的网络,会及时地调动免疫细胞,让它们各司其职,合力保护你。当细菌或病毒进入人体内时,免疫系统中的“保安”白细胞会很快派出若干防御小组进行作战:首先,吞噬细胞会伸出巨大的触手把“入侵者”抓取、吞噬,靠内部的酶和各种活性物将它们消灭。如果无法将其完全消灭,树突状细胞则会把入侵者的“情报”发送给淋巴细胞,淋巴细胞中的B细胞和T细胞拿到“情报”后,就开始火速制造抗体,摧毁入侵者.“战斗”结束后,B细胞还会进行“复盘”,锁定“入侵者”信息并进行存档,以保证其短时间内无法再次入侵人体。由此可见,生病时免疫系统越强大,就越可能早早“结束战斗”,让身体恢复健康。随着机体运转时间的延长,免疫系统难免会出现问题,为了维持其健康和平衡,自然需要一些外在因素来帮忙。
1:注意饮食
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领,但能吃和会吃可不是一回事。吃得科学合理,才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免疫力。
保证一日三餐,如果随意减餐,比如一天只吃一顿饭,不仅容易产生暴饮暴食的情况,引发消化问题,还容易导致营养素缺乏,从而降低免疫力。
营养要均衡齐全,在每日的饮食中至少要包括谷薯类(粮食类)、蔬菜水果类、蛋白质类(尤其是优质蛋白质),以及油脂类(包含烹调用油和坚果)这4大类食物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建议,三大营养素占全日摄入总能量的合理比例应为:碳水化合物占50%-60%,蛋白质占10%-15%,脂肪占20%-30%,这样更容易保持营养的均衡,从而提升免疫力。在摄入四大类食物的基础上,最好保证摄入12种以上的食物,不过需要控制每种食物的分量。尽可能做到食物有粗有细、有荤有素、五颜六色、避免单一。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多达40多种,包含蛋白质,碳水化合物,脂肪,钙,铁,碘,维生素A、B族维生素,维生素C等,想要充分获取这些营养素,必须摄入种类丰富的食物。
2:注意休息
免疫系统中的“自然杀伤细胞”,十分擅长识别并消灭体内的无用和危险物质,可以说是身体的坚强护盾。然而,睡眠不足却会大大影响它的发挥。有研究表明,如果晚上只睡4个小时,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会下降70%左右。
一旦睡眠不足,与免疫系统相关的基因活动会显著减少,而与压力、慢性炎症、肿瘤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基因活动则会大大增加。因此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至关重要。海外国际睡眠基金会建议,18-64岁成年人每晚睡眠时间在7-9小时为宜,65岁以上老年人应睡7-8小时。除了睡眠时长,睡眠质量也同样重要。次日的清醒状态是评价睡眠质量好坏的主要依据,如果早晨醒来精力充沛,心情愉快,工作效率高,白天不犯困或是频繁打哈欠,就证明睡眠质量不错。质量良好的睡眠和营养均衡的饮食,都能够帮助人体固本培元、祛邪辟毒,这既是中医“治未病”的智慧,也是现代医学“预防胜于治疗”的精髓。
3:不骄不躁
研究表明,长期处于焦虑和悲观的情绪,容易导致人体植物神经系统代谢紊乱,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,使得免疫力急剧下降,因此心理健康也同样需要被重视。 锻炼时,我们常常需要承受一些超常的负荷,这样的思路也适用于改善情绪。我们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做些有挑战性的事情,暂时离开心理舒适区,这会让人变得更勇敢、对生活更加充满热情。不过,每一次的目标不需要定得太高,慢慢超越自我,逐渐积蓄能量即可。
其次,我们可以借鉴健身领域的另一个规律“张弛有度”。现代生活节奏太快,工作与生活往往没有清晰的界限,所以要给自己一个独属于自己的时间。在这段时间里,放下你的社会身份,你可以暂停与外界联系,选择阅读、冥想、发呆,或者随心所欲地做自己,以此舒缓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。
4:坚持锻炼,提升免疫力
大家可能听说过“运动是抗病良药”的说法,的确,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免疫系统保持在良好的状态。然而,但凡是药物,就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,运动其实也存在风险,例如强度过大的运动,反而可能不利于身体健康。而一些相对舒缓、能增加人体耐力、不易造成疲劳感的运动,相对而言更有助于增强体质、提升免疫力。
以上内容来源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有疑问,请与联系删除,仅用于信息交流。